当前位置:首页 >> 行业新闻 >> 农业 >> 正文
农业基地插上科技“翅膀”
我要打印   IE收藏   放入公文包   我要留言  查看留言 
   添加人:小沈   添加时间:2014/10/29 17:02:19


      在许多人的印象中,农业基地纯粹就是种果蔬等农产品。而在泉州泉港区前黄镇、涂岭镇,1600多亩流转土地华丽转身,成为现代化的农业基地。这种现代化,不仅体现在简单地在土地上添盖大棚,更体现在科技、思维、管理上的全新变革。昨日,记者来到前黄镇,领略这里前沿的科技风景。

      昔日低产地今成“聚宝盆

      进入前黄镇,沿着坝头溪行走,一座座崭新整齐的大棚映入眼帘。以前,这里是民宅和山丘之间的低产地;如今,上千亩大棚依溪而建,与清新的农家相映成趣,别有一番韵味。

      大象现代农业基地是泉港区引入的大型现代农业生产基地,10多个大棚基地分布在前黄镇古县村的坝头溪岸边。据基地负责人、福建大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龙介绍,基地从2013年开始建设,目前包含几大类种植项目:中草药类,种有仙草、虎尾轮草;蔬菜类,种有尖椒、西红柿等;水果类,种有葡萄、西瓜、草莓、哈密瓜、甜果、莲雾、火龙果、百香果;园艺绿化类,种有樟木、红豆杉(盆景)、日本樱花、罗汉松、黑松、林枫等。基地的技术员从台湾聘请,果蔬大多也是从台湾引进的名优农产品,因为质量优异,许多全国知名农业进出口公司、大型商超主动上门洽谈合作,并不愁卖。

      在这个现代农业基地的构建中,农业生产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,旅游观光、休闲养生、科普教育等项目也在发展。基地的目标是年产值超亿元,带动周边农户发家致富,成为泉港龙头农业基地和品牌农业基地。

     
千亩土地流转农民收益增加

      早些年,古县村与坝头溪沿岸的其他村庄一样,环境状况差强人意。这一两年来,泉港区上下投入巨大力量对坝头溪进行整治,如今沿着坝头溪行走,可见溪流绿水潺潺,两岸洁净怡人,一改往昔杂、脏、乱的景象。

      环境是农田产生效益的助推剂,溪流两侧环境变好,一些农业项目开始进驻。前黄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,2013年,农业基地开始在前黄镇古县村、涂岭镇下炉村等7个坝头溪沿岸村庄流转土地1600多亩,1亩地流转年租金1000多元。目前,还有1300多亩的土地被列入流转计划中。

      农业基地投产后,为当地农民带来不小的效益。2013年3月份以来,每天平均有200多名村民在基地工作,其中40岁到60岁的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占很大比例,当地农民年增收共600多万元。“不仅有份地租,闲暇时还能在这里打些工,等于有两份收入。”当地村民老李说,在基地干活,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,而且工作也比以前自己耕种来得轻松。

     
科技助推生产大棚也能发电

      在农业基地里,记者体验到很多新奇的做法。大棚里,葡萄种在上方,下面套种着草莓;上面种着火龙果,下面种百香果。“现在葡萄种得密些,等新大棚建好后,立即移栽过去,很快可以投产。”李金龙介绍,这样的立体种植,可以充分利用土地使用价值。在他看来,现代农业基地不仅得讲究前沿的农业技术,更要提升农业思维,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,这样才有更强的竞争力。

      在古县村一处桥头,工人们正在搭建金属架。起初,记者以为是在搭建普通大棚。“是大棚没错,它们的搭建、外观和种植大棚一样,但是是可以发电的大棚!”李金龙说,基地引进博士后人才,购买高科技专利,着手开发利用设施大棚进行发电。这些大棚用硅板等收集太阳能,继而发电,理论上,每平方米大棚每天可发电0.8千瓦时。到年底之前,基地将在3处建成3000平方米的试验大棚。

     据了解,该项目计划总投资近亿元,计划3年内在设施大棚上建成15万平方米柔性硅晶薄膜光伏发电设施,设计年发电能力4000万千瓦时以上,这将是福建省光伏农业第一站。

 

最新供应信息 最新求购信息
查看留言
用户留言
 站内搜索
 企业动态
 产品推荐
 行业动态